下大力气,抓大项目,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6-07-28 00:00:00 

下大力气,抓大项目,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

 

省政协调研组

发布时间:2006-07-28

 

中共湖南省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三化”进程以来,我省在推进工业化上认识不断深化,思路不断清晰,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我省工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拉动了GDP增长,而且促进了一、三产业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城乡就业。从2001年到2005年,我省工业增加值由  亿元增长到  亿元,人均GDP6054元提高到10366元;财政总收入达到738.55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加快推进工业化,是符合湖南实际的正确决策,是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之路,也是实现湖南在中部崛起的希望所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尽管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我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起始阶段,与发达省市相比,工业经济的总量还不大,结构还不优,素质还不强,增长方式还带有较多的粗放式特征。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水平偏低,大型企业不够大、不够强、不够多,特别是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柱型企业、领袖型企业。2004年全国工业500强中,我省仅7家,全国大型企业1948家,我省仅54家,占2.8%。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和强势产业的带动,我省许多地方工业发展仍然存在“散、小、差”的问题,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我省与发达省市比较,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工业的差距在缺少大企业、大项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发展规模化、集中化、集群化趋势十分明显。对于一个省来说,无论是扩大总体经济规模,还是促进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实力,大企业、大项目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大项目,往往能够带动一个大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增长。通过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关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我们感到,要加快湖南的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整合产业优势,突出大项目建设,争取引进、新上、做大做强一批大项目。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抓大项目的共识

项目作为工业生产的载体,它承载着工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技术、人才,既是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抓手,又是推进工业化效果的主要体现。作为省里来讲,在抓好全省工业化的宏观决策的同时,关键是要突出引进、新上、做大做强一批大项目。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统一认识: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上大项目。近几年来,我省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的基础上的,今后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如我省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作为我省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我省的有色金属资源消耗也十分惊人,有关资料表明,如按现有速度开采,我省现有储藏量仅够开采8年,面临枯竭的危险。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上大项目上要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的新型项目,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加大传统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使资源依托型企业向科技型、清洁型企业转变。

2、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机遇,紧紧围绕建设中部地区三大基地上大项目。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是我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机遇,要按照国家战略部署,进一步调整我省推进工业化的方向、路径和重点,尽快建立包括领导、规划、政策、项目等在内的对接机制和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的重大产业布局,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要在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上找到切入点,以大项目建设为龙头,带动优势要素资源的聚集,将湖南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实现城市群、优势产业、综合实力的全面崛起。

3、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围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上大项目。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的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制造业国际转移仍在持续;研发本土化、国际化趋势明显;高技术产业国际转移加快;配套连锁转移更加明显,企业生态环境更加重要。作为国际产业转移一部分的国内产业转移也在加速。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抓重大项目的引进,引进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网络,完善企业机制,形成产业集聚,促进我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

创新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一个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乃至做大做强。当今国际国内的成功企业,无一不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我省要做大做强一批大项目,必须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大力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1、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打好基础。建议针对我省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的共性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扶持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制定专项规划,加大对公共科研条件和重大科研设施的财政支持,对科研仪器、设备进口,土地供应、企业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省级公共技术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和大项目来建设和维持,实行行业内共享、市场化运作、适当合理收费的管理体制。在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验室,尤其是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向全省对口企业实行计划性有偿开放,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为培育有核心竞争力大项目的提供科研支持。要切实增加投入总量,使我省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GDP增长幅度,逐步接近和达到我国科技投入占GDP比例的平均水平。要调整投入方向,新增投入主要向高新技术产业、核心企业、重大项目倾斜,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效率,重点扶大扶强。当前,特别要围绕关系我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组织我省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钢铁有色、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优势行业和企业,联合申报和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研、投资和产业化项目,如国家科学基金、国家火炬计划等。在机电一体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等产业化开发项目,帮助企业挤进国家高速电力机车、城市轻轨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的采购目录。

3、强化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结合,为有核心竞争力大项目做好支撑。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要大力推动企业培育充实自主创新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围绕大产业、大项目,服务大产业、大项目,在培养人才、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突出重点、分工合作、加强联系。政府着重为产学研结合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对产学研之间在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的政策支持,支持产学研科技情报信息网络和智力对接数据库建设,推动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4、大力推动企业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着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日本、韩国在引进新技术项目上,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分别为1518,而我国当前为10.08。多年来我省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盲目引进、重复引进的现象,出现了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造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局面。在引进项目上要优先选择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鼓励支持引进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要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和投入力度,把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引进的首要任务,加大后续科研投入。切实转变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被动局面。

 

三、整合区域、园区和产业优势,打造一批整体实力强大的大项目

近几年来,我省通过抓十大标志性工程、抓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产业,是湖南工业化的希望所在。为此,必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与优势,积极推动产业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协作,推动企业的联合重组,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扩大产业聚集,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1、整合长株潭城市群优势。目前,我省长株潭地区已经进入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阶段。进一步整合长株潭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城市化步伐,必将大大促进我省工业化进程。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协作机制,切实改变目前长株潭存在的各自为政、利益分割、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结构趋同,资源浪费、地方保护主义、无序竞争等问题。建议设立一个由省政府牵头、超脱于三市之上、具有较强指导权威性的领导机构,综合运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协调三市的行动,消除行政区划带来的制度障碍。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将长株潭城市群列入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进一步调整区域发展思路,协调区域产业布局,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突出整体效应,打出一个品牌。继续大力推进龙头带动,两翼齐飞的“一点一线”区域发展战略,以35城市群为依托,加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性工作建设,培育产业发展磁极,特别是在新能源建设、轨道交通、重大装备等领域,争取国家重大产业布局。

2、整合园区优势,建立分工明确、特色明显,相互协作的新格局。要按照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准确定位园区功能,明确各个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专业特色,促进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三个国家级园区作用,着重发展总部经济,建立研发基地、建设科研平台、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等。突出其他园区特别是35城市群省级园区的特色和配套功能,主动配合和对接长株潭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建设产业孵化基地和项目的生产基地。要进一步改革园区管理和运行体制,克服行政职能与服务功能混淆的弊端,完善“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实体经营、多元投入”的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园区开发、建设、招商运作体系。

3、整合产业优势,打造大企业集团。我省卷烟、钢铁等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果断决策下,通过战略重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才形成了现在比较好的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我省规划培育50个产业集群。其中,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配件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石化产业等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集群化程度高,具备产业整合优化的基础和条件。要认真总结卷烟、钢铁行业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这些行业的重点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与联合协作。通过联合,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提高产品的配套能力,打造完整的产品链;通过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联合,合理分工,合理划分市场,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和核心企业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促进优势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

近几年来,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引进不多。加速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必须认真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下大力气引进国际型重大产业项目,提高我省优势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1、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积极推进专业化招商,变运动式无序招商为常态化有序招商。通过组建专业化招商机构和队伍,培养专业招商人员,制定规范化、制度化招商程序,实现招商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打造招商服务平台,完善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工作,实行全程代理制,为外来投资项目代办各种手续,实行限时办结制,提高服务效率。要包装招商项目,敢于拿出优良资产进行合资合作,根据招商的不同对象,对项目打捆包装,分别采取强强联合、技术参股、改造重组等方式进行合资合作。

2、突出招商引资重点。通过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优先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开发、环保新技术等有技术含量、有市场前景、有产业基础的领域,开展与外资和内资的战略合作,搞好项目引进及配套技术的引进。

3、提升招商引资层次和水平。要着重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引进资本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市场、观念等。要加快引进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包括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务等。要充分利用区位枢纽优势,主动与港澳台地区和发达国家知名生产性服务企业、跨国企业集团对接,争取其在湘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

 

五、改革体制,搞活机制,为做大做强大项目创造良好环境

要加快我省的大项目的步伐,必须进一步清除体制方面的障碍,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真正使让大项目引得进、上得了、留得住、成长得好。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前,我省大部分国有企业已改制完毕。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还不够彻底。好企业不愿改,差企业改不了。特别是一些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很多,矛盾突出,改革难度很大。对重点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要重点倾斜,加大领导协调力度,积极筹措改革资金,尽快帮助他们化解包袱,轻装上阵。坚持以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为核心,通过股权收购、股权置换、相互持股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联合重组,大力发展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运作,彻底摒弃计划体制管理模式,把不该由政府行使的权力还给企业,多服务,不干预,多支持,不设障。

2、完善投入机制。大项目关键在资金,资金主要依靠灵活的投入机制。要舍得拿出优质资产包括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垄断行业等吸引和引进外来资本,通过引进、转让、兼并、置换等形式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要通过外资并购、控股、战略合作等引进一批大项目;通过整体包装上市、相互参股、组建大企业集团整合一批项目;通过建立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扶持上一批大项目。要拓展投入的途径,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包括国债、投资基金、债券、股市等进行战略融资。

3、优化经济环境。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和政府诚信体系,改善银企关系,推动银企合作,积极引导银信部门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近些年来,我省一些大项目受制于本地社会环境,发展并不顺利。或者将总部迁往发达沿海地区,或者转移生产线到环境更优地区,如本土的远大公司、太子奶集团、创智集团、奥拓汽车等。要在全社会创造和谐的企业创业环境、宽容的企业家成长环境。在社会上倡导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风气。清除官本位、了难、仇富等封闭、落后思想意识,净化社会风气。要优化行政环境。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府形象,继续下大力气治理“四乱”,治理商业贿赂,下决心破除条块分割的行政壁垒,畅通要素资源的全社会流通渠道。

 

六、加强领导,形成抓大项目的合力

抓大项目要有所作为,没有超常规的举措,只是一般性的规划、布置,确实难以做到。要切实加强领导,对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跨行政区域的、跨行业的、跨部门的重大建设项目,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抓到底。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抓协调、抓落实、抓服务。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为重大项目办实事,为重大项目排忧解难,把有关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和具体责任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建立全省大项目库,领导跟踪服务,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确定目标,抓住不放,扎扎实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