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网络信息化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0-11-01 00:00:00推进网络信息化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建议
九三学社岳阳市委 杨善
发布时间:
余炳锐(岳阳市人大副主任、致公党市委主委)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就明确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强互联网管理体制和网上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据调查,有相当部分干部对互联网操作的能力不高,远远不适应在信息时代与时俱进地驾驭网络技术,从事电子政务党务构建新政府运行机制的要求。这种党的先锋领导地位的干部主体滞后于信息网络时代大潮前沿的状态,不利于以超前思维指导,实现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前进的作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互联网上指导地位的保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实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全面推进网络信息化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各省、市要建立起制度化的网络监测系统,进行有关信息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完善党政机关的“互联网民意调查系统”。要使党政领导干部都会在实践中学会上网,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逐步建立起《领导干部回应网民制度》,这有助于增强执政党的现代意识和与群众的贴近感。目前初具规模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府网站,还部分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内容,有“花架子”装点政绩门面的现象。要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电子政务水平,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窗口。电子政务可以大大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的公开公正性,有利于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通过网络加强政府对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第二,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互联网大潮中要站在前沿,“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有效地主动地引导青少年学生在网络社会健康发展,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目前,网络的用户越来越多,并且主要是中青年,青年代表着未来。随着网络社会一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盛衰兴亡。对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后代,没有正确的引导的失控现象是非常危险的。目前急需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等部门,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重点抓好未成年、大学生和公民的网络道德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掌握规律。
第三,完善、充实、改进政府上网工程。改变重硬件设备而轻软件、轻内容和轻视干部素质提高的问题。所谓电子政绩工程,不能使之成为我们各级党领导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现代化传媒了解民意,了解网络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党的网络执政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都需要我们能从建设网络上的党支部和道德建设的试点工作中取得经验,来解决这些“不适应”问题。网络伦理道德自律规范建设,需要保持先进性的党组织作为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带领引导。另外,通过提高网络执政能力,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更好地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和话语权等有重要作用,完成党的先进性建设。互联网的最充分的民主性,可以有效防止和克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防止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从而真正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同时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的渗透性,采用各种行之有效、吸引不同网络群体的现代传媒手段,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在网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建立起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