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长出的星光——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文章来源: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 时间: 2025-08-14 00:00:00合上书页时,路遥笔下黄土地上的奋斗史诗,仍在脑海中翻涌。孙少安在砖窑前风雨无阻的坚守、孙少平在漆黑矿井下永不言弃的执着、田晓霞在倾盆暴雨中毅然逆行的身影……这些被苦难反复淬炼的生命剪影,恰似一颗颗炽热的火种,不仅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沧桑,更点燃了我对“平凡与担当”的深刻思考。身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同时也是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工作者,我在这部书中,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以及未来前行的方向。——原来,那些在泥泞中跋涉的脚印,那些在琐碎日常中始终坚守的初心,都在无声地诠释同一种力量,苦难绝非人生的终点注脚,而是孕育璀璨星光的肥沃土壤。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形象令人动容。他在饥饿与歧视双重重压下,啃食着粗糙的黑面馍,却始终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捧在手中,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在黄原工地上,即便手掌被石头磨出血泡,也要省吃俭用攒钱购买报纸,他这份“在匮乏中坚守希望”的坚韧品格,后来成了我扎根工作岗位的精神源泉。
在我工作的窗口,每天都在上演现实版的“人生百态”, 犹记得一位因医美受伤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满脸委屈与疲惫,捧着投诉信在我面前跪地哭诉,那无助的模样令人揪心;也曾有群众怒气冲冲地闯入进机关信访接待室,吵嚷着要见局领导,迫切地想要解决医疗纠纷。每当面对这些场景,孙少平在黄原工地扛石头时的画面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用知识突破困境。而我能做的,便是先耐心地安抚来访群众的情绪,认真做好来访登记,仔细梳理他们的诉求,并以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对其进行耐心解释和思想疏导,把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给其讲的明明白白,随后等待部门的调查和处理,竭尽全力为他们进行矛盾化解。
书中最让我心疼的是,孙少平在县立高中躲在角落里吃黑面馍的场景。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放弃进城机会,执意留在双水村办砖窑,只为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田福军不辞辛劳,跑遍黄原山区,蹲在土窑里啃窝窝头,只为摸清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当我感受到他们这份“把根深深扎进土地”的深厚人民情怀时,便让我想起加入九三学社的初心,于是我将它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近年来,九三学社岳阳楼区支社开展的“逆风飞翔,伴爱成长”公益活动,支社已连续4年资助1名事实孤儿上学,支社社员们积极参与,已为6名事实孤儿送去关怀与帮助,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我们用实际行动,将温暖与善意送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书中的女性角色,同样展现了别样的坚韧。田晓霞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注定要遇到许多失望,但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希望。”这位满怀理想的女性,用自己的生命完美诠释了“把理论照进现实”的信仰。而这,也正是基层工作者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关键所在。
合上书卷,望向窗外,岳阳楼区灯火已渐次亮起。每一扇窗户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 “平凡的世界”,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上班族、有摆摊的小商贩、有守护健康的医护人员……而我,何其有幸成为连接这些“平凡”的纽带。在信访室里,我倾听着群众的诉求;在社务活动中,我传递着温暖与关怀;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中,我努力寻找着解决问题的答案。
《平凡的世界》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生命最本真的力量。它教会我,真正的“不平凡”,从来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耀眼辉煌,而是在平凡的尘埃中深深扎根,却依然保持向上生长的倔强姿态;是在苦难的泥沼中摸爬滚打,却依然愿意向他人伸出援手的善意。这种精神,穿越书页,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也指引着我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前行之路。我始终牢记“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将九三精神融入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永远做黄土地上“醒着”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