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湘潭城市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突出伟人元素的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1-03-13 00:00:00关于在湘潭城市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突出伟人元素的建议
九三学社湘潭市委 贺香梅
发布时间: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湘潭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故乡,这是湘潭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两型社会建设为湘潭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在湘潭城市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突出伟人(红色)元素,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教授K.L.Keller认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即地理品牌。而城市品牌就是从城市的层次去看待地理品牌,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文化所衍生的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结合起来,是一个城市在历史、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经营、管理、服务和社会生活等各个不同方面的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的综合体现,实际上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内在与外在的良好特色、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凝结。从这一点上讲,湘潭品牌得天独厚。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城市(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或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出现一种文化焦虑。它可能发现自己原有的文化根基不够深厚、文化色彩不够浓厚,这就成了其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经济繁荣以后,人们很容易要求地方上有一种文化上的说法、文化上的发展。这时,当地的文化渊源、文化古迹,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东西都会被刻意凸显出来。这即使在欧洲、美国也很常见。作为湖湘文化底蕴深厚和名人辈出的湘潭,焦虑的不是文化,而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明确自己独有城市文化元素营造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无硝烟的,甚至是穿着文化马甲的“文明战争”,越来越激烈,这就是屡现报端的名人故里争夺战。从远古的轩辕黄帝、女娲伏羲,到文学作品中的赵子龙、诸葛孔明,历史上的李白、曹雪芹,乃至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齐天大圣,都有人争得不亦乐乎。实在没有合适人选,连口碑极差、淫名远播的西门大官人也不放过,很有些饥不择食的味道。深刻透视此种现象,其实它在从另一个层面昭示人们:经济水平的发展、知名度的提升已成为现代所有城市地域都竞相追逐价值目标的两个方面。文化元素是城市营销的主线。而历史文化名人,给一个地域所带来的效益无疑非同一般,不论是知名度的提升还是地域文化气息的丰富都可谓立竿见影。
湘潭过去在打造城市品牌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伟人故里+历史名城”正成为人们对湘潭城市认知的代名词。
为全力打造湘潭品牌,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在湘潭城市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突出伟人元素。基于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将伟人元素作为城市文化的最重要内容渗透到我们的意识和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并使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如湘潭的韶山路不能只是名称而已,取而代之的应是一个充满伟人(红色)元素韵味的新街道和新广场。在城市建设中,湘潭必须用文化理念进行规划,并把伟人(红色)文化意识引入设计思想,用美学、哲学来诠释理想的空间和精巧的布局。要注意运用建筑、街道、广场、绿化、园林、水体、雕塑等城市物质空间要素的组合关系,将伟人元素注入其中,塑造湘潭城市的个性明片。华盛顿有许多纪念性建筑。离国会大厦不远的华盛顿纪念碑,高
(二)尽快组织力量,充实东方红广场的伟人元素。现有广场的伟人元素,一是广场中央屹立的毛主席与韶山人民的"乡情"雕像,二是广场四周83幅毛主席各个时期的形象与诗词结合在一起的玻璃喷沙画。应在此基础上,凸显伟人元素。一是利用户外大型墙体露天电视和当代传媒新技术,在合理时段,滚动播放介绍伟人伟业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红色题材”,形成红色氛围。二是于节假日特别是毛主席诞辰纪念日、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表演大型红色经典歌舞节目及毛主席诗词朗诵,举行现代大型红色歌舞演唱会,毛泽东书法艺术大赛等等,缅怀伟人功绩,让游客和市民领略红色文化大餐,感受红色艺术魅力,全力打造红色广场文化。三是在广场适当位置建设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通过组织广场文化沙龙,进而开办高规格的毛泽东思想高峰论坛,使之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中心。
(三)建设湘潭至韶山红色文化长廊,用伟人元素将湘潭与韶山两地更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
仅从红色旅游角度而言,就要做到韶山与湘潭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韶山是乡村版,是感性的;湘潭是城市版,是理性的,形成最佳的互补。人们到了湘潭就想去韶山,到了韶山就必然要看湘潭。
湘潭可以借鉴常德建设中国常德诗墙的成功经验,建设湘潭至韶山“毛泽东书法美术长廊”,使之成为湘潭标志性景点,让市民和游客徜徉在长廊中,湘潭丰富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四)建设湘潭红色经济文化产业园,形成湘潭红色产业链。知名产品和主导产业缺席,致使城市文化品牌“贫血”严重。特色产品和服务是城市品牌的精髓所在,如美国底特律是汽车城的代名词,而“海尔”和“青岛啤酒”则成了青岛城市品牌的重要支柱。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眼睛和核心,21世纪的区域竞争,将以文化论输赢。
因此,要统一思想,创新机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建设湘潭红色经济文化产业园,使革命传统教育产业化。园区产业涵盖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要集聚财力,建设毛泽东影视城。从出一本书,拍一部剧做起,形成红色产业集群,争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当然,在园区建设上,要注意防止与韶山东方红园形式、内容上的雷同。总体上讲,韶山注重的是红色理念,湘潭形成的是红色产业。
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湘潭成为我国、我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的理想之地。
(五)从长远讲,要通过我们乃至一代、二代......不断努力,尽快将湘潭市建设成为毛泽东城。一位知名美国建筑师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是什么”。
在中国五千年的城市建设当中,最让人“振奋”的无疑是最近十年甚至最近些年兴起的建设浪潮。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当中不遗余力的营造各种新奇的,刺激感观的东西并且把他们强加在这个城市上。相反这个城市当中遗留的固有的文化环境则被忽略,遭受建设性破坏,甚至毁灭性破坏。由于不明白自身的城市优势和发展定位,随意城区的特点和优势,大张旗鼓的跟风建设新城,急功近利的修复甚至滥造,这种疯狂和建造中的幼稚克隆活动本身就是忽视否定自己特有文化资源的一种活动。
美国华盛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分区、分块进行,力求突出重点,主题鲜明;以历史遗迹、著名建筑和风景点为中心,在市政建设注意基础设施与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科学搭配,做到相互点缀、和谐发展。华盛顿纪念塔等建筑既是重要政治、文化象征,又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以这些建筑为中心的建设布局将保护历史遗产、美化环境和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结合为一体,这些做法值得湘潭借鉴。
当然,湘潭不同于华盛顿,湘潭只是中国湖南的一个城市。但重要的是,湘潭的城市建设必须克服一些城市建设“脸谱化” 、城市形象同质化的软肋,科学定位,科学规划,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现代化要求,打造现代物质与文化完美统一的综合载体,将湘潭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唯一的“毛泽东城”,这应该成为湘潭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取向之一。